ID: 10068136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2.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5-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72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上册,1.2.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 cover
1.2.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 2.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按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难点:能正确理解省略的要求,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搜集我国人口数、世界人口数的数据信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发现问题,引入新课 1.提问: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口吗?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口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 (我们班有36名同学,全国大约有14亿人口,全世界大约有77亿人口) 2.追问: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大约”是什么意思? 预设 生1:14亿、77亿的前面有“大约”这个词语,而36前面就没有。 生2:“大约”就是“约莫”的意思。 生3:就是差不多有14亿、差不多有77亿。 生4:大约14亿就是可能比14亿多或者比14亿少。 3.导语:同学们说得有道理。生活中,有的量很难或没有必要用准确数表示,所以就用“大约14亿”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在这里,14亿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近似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 在这个板块中,要结合生活实例,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同时使学生对近似数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在心里构成近似数的概念。 板块二 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活动1 自主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7。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呢?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我知道了地球的直径是12756千米,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这道题要求的是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追问:(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两个词语表明这道题是要求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怎么办? 2.出示自学提纲: (1)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2)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课堂活动卡(见本书44页)。 (4)自主阅读教材13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说一说你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3.生小组内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活动2  展示交流,总结方法 1.学生自由展示学习成果。 预设 生1:12756千米大约是10000千米,因为12756比10000多2756,还没到20000,它离10000近。 生2:1389000千米大约是1390000千米,因为1389000再加上1000就是1390000。 生3:我发现课堂活动卡中的三种方法都对,只是因为省略到的数位不一样。 生4:“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生5: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提问:结合例题里的两个数说一说如何“四舍五入”。 生:12756千位上是2,2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则12756≈10000;1389000千位上是9,9大于5,要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则1389000≈1390000。 追问:为什么要用“≈”连接呢? 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 师:根据例题的要求,将地球和太阳的直径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改写后汇报: 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