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邮件的基础知识 2.学会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 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子邮件的实践活动,学会灵活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2.掌握为邮件添加附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探索新知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初步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 二、教学重点:如何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 三、教学难点: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四、教学准备: 在学生机上拷贝好听的歌曲和图片 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自制课件。 五、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务驱动法”、 “创设情境法”、“实践体验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信封 同学们,老师现在想把这封信发到美国,在这封信发送的过程中会经过哪些环节,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举手起来说一说。(课件演示情景)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邮寄这封信非常的费事费力而且花费多,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及省时省力又花费少呢?(学生回答:电子邮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收发电子邮件。 二、 探索新知 引领学生认识邮箱页面 介绍收发邮件操作步骤: 1. 发送邮件。 点击写信按钮,在显示的写信窗口中,需要输入“收信人地址”、“主题”、“内容”,点发送按钮即可。 教师强调收件人的格式一定要输入正确.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发送成功后,页面出现“邮件发送成功”信息。(教师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教学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了解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创新动机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础。特别是为学生形成操作策略提供帮助。) 2.收邮件。 进入邮箱后,点击收件箱按钮即可看到所邮件服务器域名收到的邮件(显示邮件主题及发件人地址)点击邮件名称,即可看到邮件内容介绍完操作步骤后同学一定都很着急的要具体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 相邻的两台电脑的同学互发邮件。主题:交流学习经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收发邮件,教师边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识,学习积极性很高。) 思考:自己能收到自己的邮件吗? 学生上机实践,通过亲自实践得出结论。 教师及时布置任务二: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自己此时的学习感受,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我的邮箱地址是(hrwqp@)看哪一个同学最先发给老师。 观看同学发过来的邮件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老师已经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收到了很多同学们的邮件)将第一个发来的邮件广播给学生看,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感。由于时间的关系,课 后 老师会仔细的看其余的邮件。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在同学们的桌面文件柜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呀(学生回答:想听)但是学生机上没有音箱,怎么办?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小组交流,尝试操作。(教师起了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继续布置任务三:给老师发一首好听的歌曲。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请一位歌曲发送成功的同学说说操作步骤。教师强调操作步骤: 使用附件如需随信邮寄文件,则需要进行附件的添加。 添加附件步骤: 步骤一:点添加附件 步骤二:在弹出的“选择文件”对话框中选择需要邮寄的文件。 步骤三:选择好文件后,添加附件下方会把文件显示出来。 提出问题:能不能再添加几个附件呢?(学生回答:可以) 点击“继续添加附件”,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添加多个附件。 教师提出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