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108

10.信 客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269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69.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69.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10.信 客 学习目标 ———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剖析信客的精神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揣摩文章典雅而精辟的语言艺术o 名师讲析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 1.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2.背景资料 社会有某种需要,应有某种职业。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作者从小就听人讲家乡信客的事迹,对信客的酸甜苦辣记忆犹新,便写此篇散文以记之。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本文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等优秀品格,说明奉献者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2.文章结构 3.对话文本 (1)阅读全文,概括说说全妇行文脉络是什么 全文脉络:信客做信客的缘起———信客是怎么做信客的———信客是怎么不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如何理解信客这一职业 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老信客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 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信客通报噩耗,有的农妇竟把他当做死神冤鬼,大声呵斥。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竟诬称信客为小偷,扭送巡捕房。信客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