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158

15.短文两篇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20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短文,两篇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70.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70.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15.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名师讲析 【文章内容】 《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小,论述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全文运用排比、比喻、对比说理,名言警句比比皆是。《不求甚解》一文,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人手,全面解释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文章结构】 《谈读书》: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开门见山,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用比喻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部分(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鼓舞人们去读书;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不求甚解》: 第一部分(1段)提出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观点是不对的。 第二部分(2~4段)正面阐明陶潜的本意,说明对“不求甚解”一语不要断章取义,而要对引文全面辩证地去理解,抓住该引语的两层真意才可掌握实质。 第三部分(5~6段)进一步提出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第1课时 【重点解析】 《谈读书》这篇随笔,为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试简述这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对于表达又有怎样的意义 分析 此题重从文章形式方面考查学生对培根随笔风格的了解。培根的随笔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对英国以至世界影响都很大。 解答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如下: (1)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3)运用对比说理,通过从正面和反面对比论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