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50362

1.观潮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14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观潮,教案
  • cover
1 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一边读书,一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神奇壮观的画面。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师手指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师:课前,同学们借助自主学习单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 师:谁先来? (一生读) 师:很有节奏感。点红(人声鼎沸)“人声鼎沸”怎样理解?生:就是说明人多声音大,很乱。 师:这是你的理解。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这个词语出自(课件)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文中写道:“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人声鼎沸就是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再读这个词。(生齐读) 师:这些词都是描写谁的?生:观潮的人们。 师:没错,你很善于思考。(2)这组,谁来读?指名读。 师:(点红)“闷”和“号”两个多音字也读准了,预习效果真不错!这些词又是描写谁的?生:大潮。 师:(点课件),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生:红色词语写的是潮水的声音,黑色词语写的是潮水的样子。 师:预习很充分。你看,同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2、词语掌握得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老师来检查一下。 (1)通过读课文,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太神奇了。(你能用心感受)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你有欣赏美的眼光)师:文中就有一句话精炼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快速找一找画下来,请你说。(出示课件)找得真准!谁能读成一个关键词?(点红课件)同学们真会读书,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又把一句话读成一个关键词,了不起。老师写下来,你也把它圈起来 (2)师:第二个问题: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来之后。 师: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板书:写作有序)。在这三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哪部分展示的钱塘江大潮最壮美?(潮来时) 三、关注表达,体验壮观闷雷滚动、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浩浩荡荡、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师:接下来,让我们先走进潮来之时。(课件) 1、出示学习提示【找生读】 (1)静心读3、4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精彩的语句多读几遍。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明白了吗?开始吧!【有的同学们一边勾画,一边做批注,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交流互动。师:(出示3、4段)我们来交流。 (1)想象画面读书师:午后一点左右,生接读(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 用“闷雷滚动”形容潮水的声音,非常形象!这时江面上生1接读: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师:过了一会儿 生2接读: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白线”指的是什么? 生:白色的水花。 师: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把这“白线”比作钱塘江上的一条白玉腰带。他这样写道:(课件,生读)“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带着这样的理解,再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人们跳着,叫着,挥舞着手。 生: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想象画面来读书,文章就更生动了,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读好这个句子。(课件)白线逐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