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的铁匠》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它,本课不管是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是情感的体验和表现,都建立在对音乐艺术形象的感知与理解之上,围绕聆听即“音响”来进行。“音乐就是生活”,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情感。 教材分析 《快乐的铁匠》是根据德国音乐家亨德尔创作的《古钢琴组曲》的最后一首《变奏曲》填词而成。四四拍,行板,两段体,歌曲旋律质朴简练,第一段平缓的节奏表现了铁匠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神态,第二段紧凑的节奏和“丁丁当当”的歌词让人仿佛听到了打铁的声音,表现出了一个辛勤快乐劳动的铁匠形象。 学情分析 小学中年段四年级的学生,是逐渐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学段,活动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想象的有意性增强,创造性成分也有所增加。在音乐知识、能力、情感感知上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这一学段是对知识能力巩固的关键时期,学会表现不同的音乐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同时进一步拓展对音乐的认知,比如不同的风格、形式、流派等音乐。 教学目标 复习强(f)、弱(p)、中强(mf)、中弱(mp)、渐强(<)、渐弱(>)力度记号,并能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 通过聆听、律动,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想象铁匠劳动的画面,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欣赏《钢琴变奏曲》,了解这首钢琴独奏曲与歌曲《快乐的铁匠》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聆听、律动,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想象铁匠劳动的画面,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音乐课堂的伙伴们:纪老师、钢琴助手 2、学习歌曲节奏,开启音乐课堂的大门 (1)介绍开启音乐课堂大门的规则:用“暗号”敲门,敲对了就能打开音乐课堂的大门。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堂被铁匠上锁了,他说只要大家能说出他的“暗号”,他就会为大家打开音乐的大门,和大家分享他的音乐。大家一起来试试看吧! 模仿老师在桌子上敲击节奏,并出示节奏乐句XX XX XXXX XXX (老师视频)师:我们请Niya来帮忙吧,模仿她敲出的节奏。相信大家都敲出来咯,这次大家跟着我一起敲,看看自己敲对了没有吧!大家做得真棒,我们再来看看“暗语”是什么吧。 出示“暗语”:丁当 丁当 丁当丁当 丁丁当 边敲击边读出“暗语” 师:我们慢速地把暗语边敲边读出来吧,丁当 丁当 丁当丁当 丁丁当,诶?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声音呢?没错,这是铁匠在打铁时发出的声音,我们再来一遍打开铁匠的音乐之门吧!丁当 丁当 丁当丁当 丁丁当。 《快乐的铁匠》歌曲学习 1、完整聆听歌曲伴奏,跟随老师律动感受音乐情绪、速度 (老师视频)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铁匠分享的这首歌曲,聆听时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感受铁匠打铁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还有他是用什么速度在打铁的呢?(快乐的、行板中速) 2、出示课题《快乐的铁匠》,介绍速度“行板” 师: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铁匠劳动时快乐的心情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叫做《快乐的铁匠》,那么他打铁时是怎样的速度呢?这首乐曲中作曲家用了行板,这也是表示速度的一种术语,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徐步而行”的速度,这个速度表现了铁匠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的神态。 复习力度记号,连线题练习,感受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师:铁匠打铁有时大力,有时又小力,你能听出‘暗语’声音的力度吗?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用来表示声音力度的力度记号,p、mp、mf、f、<、>,你还记得它们分别是什么力度吗?请你们把它们连起来吧,老师给你们5秒的时间,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