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164461

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 第7课 不同色调的音乐 欣赏 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41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音乐,法郎多尔舞曲,乐曲,管弦,欣赏
  • cover
《法郎多尔舞曲》直播课教学设计 课 型:欣赏课 教 材: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7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以聆听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学科的体验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模唱、“杯子节奏“等多种教学手段感受乐曲,加强对音乐要素的掌握与理解;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体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与审美体验。 教材分析: 《法郎多尔舞曲》选自《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法郎多尔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集体舞。整首乐曲是欢腾热烈的小快板,全曲由气氛庄严的d小调转欢快活泼的法郎多尔舞曲,旋律多次重复,情绪越来越欢腾。最后,在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与法郎多尔舞曲轻快的曲调交织在一起,把乐曲情绪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感受乐曲欢腾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歌舞场面,通过聆听、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第一、二段主题旋律的音乐要素,巩固分辨音乐的大、小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杯子节奏”等方式对比分析乐曲中两段音乐主题,感受音乐形象,学会多角度聆听音乐,可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运用”杯子节奏“表现乐曲,体验法国民间舞蹈舞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理解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前面两段音乐主题的音乐要素,学会分辨音乐中的大、小调。 教学难点:通过对乐曲的第一、二段音乐主题的分析,掌握分析音乐要素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1.介绍作品《阿莱城姑娘》,引出课题《法郎多尔舞曲》。 欣赏乐曲 1.请学生聆听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第一、二段音乐主题,谈谈音乐带来什么感受? 联想到什么画面?(庄严、辉煌……) 2. 简单介绍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 3.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准备两个纸杯,模仿“杯子节奏”,思考:这一段音乐主题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欢腾、热烈……)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两段音乐主题、结合聆听感受对乐曲形成初步印象,通过“杯子节奏”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节拍等特点,给予学生较大的聆听与联想空间,为音乐分析做铺垫。 4.复习回顾上一课学习的音乐大、小调的特点:大调———明亮,小调———黯淡。 5.再次结合“纸杯节奏”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思考:这一段音乐主题是大调还是小调? 6.用“beng”模唱第一段音乐主题,通过分析主音,确认音乐主题小调。 (教师引导学生模唱时找到“主音,结合“主音”判断本段音乐主题为“小调) 7.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模仿老师加入“纸杯节奏”,感受音乐,思考:音乐的情绪对比第一段有没有发生变化? 8.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段音乐主题情绪、节拍等音乐要素。 9.请同学们用“la”尝试跟老师模唱第二段音乐主题,演唱时放慢速度,注意“顿音”的特点,在演唱前要端正坐姿,腰背挺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演唱时同时用分辨“大小调”的方法想一想:第二段音乐主题是“大调”还是“小调”呢? (演唱1-2遍)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一节课学习的“大小调”的特点与分辨“大调“、”小调“的方法进行复习与梳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听辨音乐的色彩特点与分析“结束音”的方法判断出两段音乐主题是大调还是小调,将课堂交给学生。 10.再次加入“纸杯节奏”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边听边思考:刚刚我们模唱的音乐主题在整个音乐主题是中交替出现了几次?音乐的速度、力度有没有发生变化?(3次,力度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11.完整聆听两段音乐主题,加入杯子节奏,总结分析并填写表格中的音乐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