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70081

弟子规中倡导的孝文化

日期:2024-05-06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23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弟子,规中,倡导,文化
  • cover
《弟子规》中倡导的“孝文化” 时红军 孝,乃是中华民族首倡的第一美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从小到大,又是父母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直到我们可以独立的生活。在教育上,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长大后,我们外出求学闯世界,但就像一首歌中唱的:你走的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走到哪里,父母对我们的思念和牵挂就在哪里。唐代孟郊曾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每当子女要远行,心里最不舍得是父母,我们仿佛看到夜已经很深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还在灯下一丝不苟地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那密密麻麻的针脚里,写满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叮咛。总担心孩子在外面受苦,迟迟不能回来。 父母的爱像阳光,博大而无私。作为子女,为人之本首先在“孝”。因此《弟子规》将“入则孝”作为开篇,也足见古人对“孝道”的重视。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孝”呢? 首先,对父母的孝,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 现在有很多人,追求高大上,却无心关注生活的细节。很多人注重自己给父母买了什么,让父母住上多大的房子,每个月给父母多少钱,却忽视了父母最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陪伴。《弟子规》首先倡导,对父母的孝敬首先要注重生活的细节: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想想生活中,能够认真做到的还真不多。很多同学在家里,有时候父母让他做点事情,遇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能做到“不缓,不懒”,但是如果是做家务或者是写作业等其他的事情,有些同学可能就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听见了也拖拖拉拉,不想马上去做。这样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孝道”的。 “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 前面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最负责的老师。面对父母的教诲,作为子女首先要耐心的听从,而不能把父母的教育看作是唠叨,甚至向有些人那样父母一说话,首先嫌弃父母,甚至对父母恶语相向。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有时候父母对我们多次的反复叮咛,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反复叮咛的原因是因为,无论我们长到多大,无论我们有多高的学历,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永远是孩子,他们总是担心我们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经受磨难,他们的叮咛是出于对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因此,作为子女请耐心地听完付父母的叮咛。 “孝道”还表现在对父母生活上的关心。 “冬则温,夏泽清,晨则醒,昏则定” “黄香温席”的故事,最早见于《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当所执”。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文言故事:黄香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意思是东汉时候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只有九岁就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传说他的母亲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生病,黄香一直守护在母亲的身边,直到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后,他十分感念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更加孝敬自己的父亲。有一天晚上,黄香在自己房间里读书,当时正值冬天,屋子里非常寒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冻得冰凉。这是黄香想到,这时候父亲在外面劳动了一天,回到家里有这样冷,晚上怎么能好好休息呢?于是,他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间,把被子铺好,然后脱下自己的衣服,光着身子钻进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后,才请父亲休息。黄香用自己的孝心温暖了父亲的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在村里传播开来,大家都称赞黄香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后来每到夏天,黄香总会在父亲上床睡觉前,用蒲扇把枕席扇凉,把蚊子闪走,然后让父亲在清新凉爽的环境中休息。每天早晨起来,黄香总要到父亲的房间去探望,看父亲起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