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71916

5《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425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 cover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律”“崖”“渡”“索”4个生字,能正确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3.理解诗意,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及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气概。 教学重点 体会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气概。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关键词的意思,体会蕴含的思想感,学习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季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新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长征故事?(爬雪山、过草地……),通过阅读这些故事,相信你们已经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七律·长征》,这首诗高度概括了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作者是毛泽东。 2.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注意,中间有个停顿号,读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再读)。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节奏,读出气势。 2.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3.根据注释或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一)课件出示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齐读这句诗,理解“等闲”的意思(平常) 2.找出诗眼――不怕,表现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3.“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 4.“万水千山”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5.诗意是:红军战士不怕长征中的无数艰难险阻,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 (二)课件出示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1.出示五岭、乌蒙的图片,理解“逶迤”、“磅礴”的意思,感受翻越这两座山的高大。 (1)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2)磅礴:气势雄伟。 2.就是这样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细浪 泥丸) 3.指名朗读,感受红军乐观、无畏的精神。 4.诗意是:五岭山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 (三)课件出示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出示“金沙江”“大渡桥”的图片,理解“云崖”的意思。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2.如果说翻越五岭、乌蒙是展现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自然的困难,那么渡过金沙江、大渡河,就是展现红军克服战斗的艰难。 3.你是怎么理解“暖”“寒”的呢? “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战胜困难后的欢快。 “寒”冷峻严酷,表现的是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暖”和“寒”对照,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4.诗意是: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高耸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不,那铁索透着阵阵寒意。 (四)课件出示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理解“三军”“尽开颜”的意思。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此时此刻,战士们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3.“更喜”喜的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4.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指等闲。) 四、激情吟诗,背诵诗文 1.反复朗读,运用停顿、重音等技巧,再现诗中意境。 2.配乐朗读,练习评读。 3.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 1.小结: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