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 沙河市第五中学 武文娟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过程 说课流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2 教材地位作用 与 人 生物圈 营养 呼吸 物质运输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尿的形成和排出》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及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学生保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肾脏的结构 尿液形成的过程 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3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2、学生在学习前几章知识的基础上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3、初步学会了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4、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2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学法 引导 观察 讨论 归纳 小组合作探究 观察法 资料分析 归纳总结 2 教学思路设计 图片故事导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预习课本 观察思考 资料分析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利用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体会生物的作用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尿的形成过程 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2004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导入新课 。 预习 预习本节内容,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预习的时候,让学生边看边画出教师提出的关键词。这样对本节课的重点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排泄 排遗 肾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观察与思考 观察 ↓ 讨论 ↓ 总结 1、泌尿系统主要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想像一下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资料分析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肾 单 位 的 结 构 肾小囊 肾小管 肾 单 位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克/100毫升) 主要成分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分析与讨论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了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尿液与血浆比较。明确尿液的主要成分,并设疑尿的形成跟哪些结构有关。 血浆跟肾小囊中的液体比较。利用细胞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知识基础,并结合相关问题,明确肾小球有过滤的作用,因为比较抽象,是难点,我利用了动画直观的形式突破难点。由此也证明尿的形成跟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有关,是尿形成的第一个过程。 原尿和尿液的比较。通过分析数据,明确原尿中的一些成分并没有在尿液中出现,推想与经过的肾小管有关,进而明确尿形成的第二个过程与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由此证明了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观点。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 没有过滤的血液,含各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