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题型突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 题型专练 【例1】(2024广东)脑部微血管密度和GAT1蛋白含量是影响某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某科研团队用45只患病大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注射物 走迷宫平均耗时/s 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 (血管数·mm-2) 脑部GAT1蛋白平均 相对含量 甲 生理盐水 57.29 15.22 0.87 乙 药物OX 28.76 25.02 2.01 丙 银杏叶提取物 20.76 36.01 5.62 注:药物OX对该病有治疗效果。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将患病大鼠分组时,要做到_____。甲组的作用是_____。 (2)据表可知,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_____,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效果_____,推测其原因是 _____。 不同的注射物 将45只患病大鼠随机且平均地分成三组 作对照 更短 更佳 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含量 (4)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复杂,剂量效果未知,请提出一个进一步的研究思路:_____ _____。 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对照组(甲组),增设3组注射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的大鼠组(乙、丙、丁组),探究利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剂量效果 【解析】(1)分析表格可知,甲、乙、丙三组小鼠的注射物不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注射物。对患病大鼠进行分组时,要将45只患病大鼠随机且平均地分配到3组,控制单一变量,而甲组的注射物为生理盐水,不具备任何治疗效果,因此甲组的作用是作对照。 (2)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更短,说明大脑活动良好,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更佳。表中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两项指标,都是丙组高于甲和乙组,推测原因是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含量。 (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应和健康大鼠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故实验需增设健康大鼠组为丁组。 (4)银杏叶提取物的剂量效果也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可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对照组(甲组),增设3组注射了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的大鼠组(乙、丙、丁组),根据各组大鼠的治疗情况,探究利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剂量效果。 【例2】(2023广东)我国劳动人民应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即水稻种植与虾、鱼、蟹、鳖或泥鳅等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达到稳粮增收、稻渔双赢效果,助力乡村振兴。某科技小院探究了5种稻渔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T-2-1所示。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实验中所用水稻的_____、施肥量和环境条件等应保持一致。通过_____实验,能减小实验误差。 (2)与只种水稻相比,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_____。图中_____模式的水稻产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动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动有助于_____,促进水稻根的呼吸作用,进而促进水稻的生长。 稻渔模式 数量(或品种) 重复 增加(或提高) 稻蟹 疏松土壤 (3)实践表明,稻渔模式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水产动物会吃害虫,这体现两者的_____关系;水产动物的粪便会被_____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吸收。 (4)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某同学受此启发,认为可把鸡引入以上5种稻渔模式。你觉得该想法是否可行,说说你的理由:_____ 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捕食 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可行,鸡能吃害虫,减少农药使用(或不可行,鸡会吃稻谷,导致水稻减产) 【解析】(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重复实验原则。由题目可知对照实验中稻渔模式不同,因此变量是稻渔模式,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 (2)分析题目中的柱形图可知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稻蟹模式最高;动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动会使土壤更疏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