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识梳理 泌尿系统 1.废物的排出 2.肾脏处血液成分的变化 3.尿液的形成过程 4.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对比 成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素 血液 原尿 微量 尿液 病变及成因:若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若患者出现糖尿,可能是 肾小管 发生病变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 1易错点拨 一、专业名词及易错字 排泄、肾脏、膀胱、 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过滤、原尿、重吸收 二、常见迷思概念辨析 1.如何区分排泄和排遗 排泄是指人体排出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废物的过程,如排尿、排汗等;排遗是指人体将食物经消化器官消化吸收后,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等的过程,如排便等。 2.经过滤作用后的原尿中不含任何蛋白质吗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但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小分子蛋白质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 博真题情境演练 曰【典题分析】 前沿科技(2024·深圳)为治疗糖尿病患者,近期研发了一种药物,主要就是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该药物作用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图中所示是肾单位,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肾小管,③为肾小球,④为肾小囊。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此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在②肾小管处。故选B。 【新情境】 模型制作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利用橡皮管、漏斗、水、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模型”,以模拟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型中部位①模拟的结构是 ,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漏斗的成分,这些成分有 ,而血液中的其他成分由部位①进到漏斗中,则部位②中的液体相当于 。 (2)该模型中部位③模拟的结构是 ,其外缠绕的橡皮管模拟的结构是 ;当漏斗中的液体流经部位③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的 、部分无机盐等被部位③模拟的结构进行重吸收后进入橡皮管中。剩下的物质由部位③流出,最终形成 。 (3)如果让你对同学制作好的肾单位模型进行打分,你会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 请写出一条评价的标准: 。 变式·思维拓展 (4)研究表明: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生理指标进行监测时发现,参与不同强度的运动后,尿液中可能出现蛋白质,这一现象被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如图所示,运动强度越 ,尿液中蛋白质越多。 (5)科研人员推测运动性蛋白尿出现的原因是:剧烈运动使肾脏血管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进而使得肾小球的通透性 ,这样蛋白质就很容易滤过出来形成蛋白尿。 (6)对运动性蛋白尿进行监测,可以反映人体对运动强度的耐受度。合理运动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会在休息24小时后消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若普通人运动后检测发现有大量尿蛋白,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考点精练 考点1 泌尿系统 1. 生活情境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形成红色尿液和粪便。如图为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肾,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B.②是肾小管,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 C.③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原尿 D.④是输尿管,能排出尿液 2. 逆向思维输尿管镜是治疗肾结石最常用的设备,其一端连着一段比较柔软的管道,可以通过患者的泌尿系统进入肾脏部位,把结石击碎后取出。其进入肾脏的途径是 ( ) A.尿道→输尿管→膀胱→肾脏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脏 D.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考点2 排泄及意义 3. 真实情境 (2024·湖南模拟)太空空间站有一种复杂的水回收系统,该系统能收集环境中的水分、汗液甚至尿液,将其转化为饮用水。在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