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00473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探究 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677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探究
  • cover
(课件网) 秀出真我,展现风采 积累:红船精神 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由来意义: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铸就了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成为我们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每日检查 1.议论文三要素 2.论证严密性的分析角度 3.平实、有韵味的具体阐释 平实:平白实在,不堆砌辞藻。 有韵味:内容丰富,含义隽永。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过这样一番话:“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沈德潜认为,王之涣的《凉州曲》,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王昌龄的《长信怨》并列为四首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 此诗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为传唱,纳入乐府三叠而成为“阳关曲”,被后人誉为唐诗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黄生《增订唐诗摘抄》卷四、王士桢《带经堂诗话》卷四等)。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 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刘梦得诗云“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诗云“听唱阳关第四声”,皆谓此曲也,相传其调最高,倚歌者笛为之裂。 1.答案:(1)C 【命题点】赏析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析】“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分析错误。第一首诗提及桃李是为了衬托出梅花的风韵之美,不是“对比”;且第二首诗并未提及桃花、李花。 (2)A 【命题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析】B.选项对应的是第一首诗的后两句。意思是纵使将纯白的梅花画成黑色,也无损梅的风姿,它的格调依然远在桃李之上。这是夸赞梅花的气质和风韵,而不是讽刺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C.选项对应的是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前一句把美人之面与高洁的梅花融合在一起,衬出梅花的意态。后一句说原来这巧夺天工之画,出自画师生花之笔。这是突出画师画技的高超,而不是“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D.选项对应的是第二首诗的后两句。这两句说画师追求的是梅花的意态之美,而不求颜色一致。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在其内而忘其外,取其意而遗其形。总体而言,第二首诗是通过赞美画师的高超技艺来侧面描写梅花的,与“艺术来源于生活”无关。 (3)答案:(1)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就事论事,“墨梅”。);重视神韵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