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03485

高中语文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254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秦王,荆轲,单元,第二,标准
  • cover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 对文中的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的把握 (2)对荆轲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内容和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里的“壮士”写的是谁吗?写的是什么故事吗?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始皇。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惊雷乍起、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共同来感受“刺秦”这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二)文章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或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用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善于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四)朗读感知课文 1、听课文朗读 2、自读 3、正字音 4、检查预习(导学案)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带着学生翻译课文。 (五)问题探究 1、荆轲为何去刺秦王?他做了哪些准备?结果如何? 明确:秦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用樊於期的人头做信物,准备匕首,配备了助手。行刺失败,荆轲被斩。 2、师生齐读第一段,找出六个动词,提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3、提问: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诵读了课文,疏通了文句,梳理了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