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16402

5.2 预防犯罪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7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预防犯罪,教案
  • cover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 预防犯罪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加强自我防范,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难点】 对犯罪基本特征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非洲夏夜的草地上,一头强壮的驴子正在安静的吃草,一只小小的吸血蝙蝠悄悄的落在驴子的身上,用它细小的舌尖轻轻的舔着驴子。起初驴子不断用蹄子或尾巴来回扫动,渐渐的它觉得被舔的很舒服,便不再烦躁,仍继续安静的吃草,就这样,驴子被麻痹了,蝙蝠一会就咬开了一个小口子,与同伴轮流喝干了驴子的血。“吸血蝙蝠”仅仅施以舒适而致命的诱惑,便在驴子陶醉沉迷之时杀死了比自己大千倍的对手。 不良诱惑有时候就像小小的“吸血蝙蝠”,悄悄的接近你,慢慢的腐蚀你,我们的周围有这样的“吸血蝙蝠”吗?你是怎样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的呢?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 1、刑法的含义? 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刑罚?如何分类?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二、探究与分享 (一)了解罪与罚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 (P52) 思考: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点拨:图片中的三种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刑法的含义: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53页) 1、试着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点拨:行为一和行为二在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违法的性质等方面是不同的。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点拨:事例:某企业一名职工深夜撬开仓库门盗走数千元物资,事发后被法院判了刑;而另一名职工在修仓库暖气时,乘人不备,盗走了近百元的物资,事发后却不被认为是犯罪,仅以一般违法处理。这两名职工的行为虽然同属于盗窃,但由于前一名职工的社会危害性大,且盗窃数额较大,已经构成了犯罪。而后一名职工的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盗窃数额不大,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 犯罪的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P54) 思考:查找资料并与同学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点拨:王某对杜某进行殴打致轻微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般违法行为;王某开走杜某的出租车是一种侵犯他人合法财产的犯罪行为。 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的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四:(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    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点拨:1、陈某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是违反校纪的行为,陈某在社会上偷盗财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陈某持刀抢劫属于犯罪行为。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若不能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活动五:  思考: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