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24213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写作课外拓展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00次 大小:329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
  • cover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先秦诸子散文”单元 写作课外拓展 春秋战国是诸侯相争的大争之世,中国的政治、军事陷入空前的混乱,这为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土壤。百家争鸣,铸就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次大繁荣、大发展。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共同奠定了中国人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奋发图强、刚健有为又亲近自然、淡泊名利的文化心理模式,历千年而不衰。无论是身在庙堂,抑或远处山林,中国人都能从先秦哲学思想中寻求心灵的皈依,求得自身的解放。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第二单元),共选取6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感召我们立人达人的儒家,也有熏陶我们道法自然的道家,还有引领我们兼爱众生的墨家。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来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思考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各家论说的方法和妙处,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夯实并增强精神之基。 立身处世 儒之大伦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上至经国治世、安邦定国,下至修身立世、一言一行,无一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先秦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华儿女心系家国、顽强坚韧、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的民族品格。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面对时代巨变,心系家国、坚守初心方能行之弥远。学习儒家思想,体会人生大伦,对于培养青年一代的爱国精神、担当精神弥足珍贵。下面我们以《大学之道》为例,一起来体会先秦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 课本点击 大学之道 《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简介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具体作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记载,班固自注其为“七十子后学所记也”,即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西汉时戴圣汇编成书,故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汉代独尊儒术,郑玄为《礼记》作注。唐初经学家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礼记》地位日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南宋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写作背景 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的《禮》,又称《仪礼》,主要记载周朝的冠、婚、丧、祭等礼仪礼法,但是由于体例等限制,《礼》的记载仅限于礼法内容,对仪礼所蕴含的礼义缺乏阐释。于是,孔门后学在学习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仪礼的经文,称为“记”,至西汉戴圣汇编,成《礼记》。《大学》是《礼记》中的重要篇章。“大学”即“大人之学”,是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宋元之后,“四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目,《大学》为“四书”之首。 全文赏析 《大学之道》全文言简意赅,言近旨远。开篇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继而在具体的操作方法层面,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