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31827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91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守法,公民,同步,测试,答案
  • cover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课时诊断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中学生小赵对所收集的案件进行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序号 案件 判断 ① 陈某因多次盗窃他人快递涉嫌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一般违法 ② 某小区居民王某不配合防疫规定,殴打物业服务人员,受到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行政违法 ③ 张某欠李某一万元钱,逾期未还。李某诉至法院,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张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清还借款一万元及利息 民事违法 ④ 某商家侵害黄某名誉权,被判公开发布致歉信,并赔偿黄某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共计人民币8.5万元 刑事违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学生肖某在放学回家路上,受到几名社会青年的敲诈,肖某应该 A. 维护正义,英勇搏斗 B. 及时报警,事后报复 C. 忍气吞声,放弃维权 D. 巧妙周旋,报警求助 吴某等人为拍摄视频,在地铁上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引发恐慌,构成犯罪,分别被判处拘役5个月至有期徒刑1年不等刑罚。他们被判处刑罚是因为 ①触犯了刑法????????????? ??????②不遵守社会公德? ③编造虚假信息????????????? ?????④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小强为赶上公交车,翻越马路隔离栏? ———刑事违法行为 B. 父母为14岁的小江保管压岁钱? ———民事违法行为 C. 15岁的小涛参与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行政违法行为 D. 某报社发表小海的文章却拒付稿酬? ———民事违法行为 对下面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郑××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郑××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 元…… 某判决书 ①被告人郑某某侵犯了他入的人格尊严权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即要讲究智斗。下列较为妥当的方法是 ①学会用“110”报警,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帮助 ②保护好违法犯罪的现场或证据 ③与违法犯罪分子周旋,以赢得充裕时间 ④奋不顾身地阻止犯罪分子逃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0年6月16日,某市民邓某铧想出风头,编造了某酒店“接待了北京来的人,有20多人发烧,被集体隔离”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引起市民恐慌。随后,邓某铧因发布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被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这表明 ①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②网络虚拟,无需对言论负责 ③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④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看漫画《转变思路》,以下四种点评你赞同的有 ①合理利用废弃的垃圾?????????????? ②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③违法行为必须要禁止 ?????????????? ④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一批可疑旅客采取两两结伴的形式,在火车上装作互不相识,邀约他人打牌。起初,他们“娱乐”数额较小,让被骗旅客尝到“甜头”,紧接着,增加数额,通过比暗语、打手势、洗套牌等方式,合伙骗取旅客钱财,部分旅客身陷黑心“牌局”而不自知。很快,这些嫌疑人被铁路公安抓获。这个案例主要警示我们 A. 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容易违法犯罪 B. 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规范自身行为,不做违法的事情 D. 受到侵害后,要追究违法者责任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如图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放学的路上,14岁的小杨看到几个穷凶极恶的彪形大汉正在殴打自己的同学小张。小杨满腔怒火,奋勇上前与歹徒搏斗,结果两个人都被歹徒打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