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33495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4525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夏金元,金元,统治,同步,练习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练习题 一、单选题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实行契丹族原有官制,南面官负责农耕民族事务,仿行唐朝官制;西夏的中央机构有两套官称,一套是汉式,一套是本民族称谓。这表明() A. 汉族文明具有影响力 B. 游牧民族开始建立政权 C. 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建制 D. 民族战争十分频繁 辽与西夏两个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①受汉族文化影响②被蒙古汗国所灭③采取“藩汉分治”④与宋朝有战有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 A. B. C. D. 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元朝行省是在中央派出机构基础上演化而来,任命行省官员遵循原则是:“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至)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朝(  ) A. 行省官员位高权重 B.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D. 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元朝脱脱主持编修的《金史》称“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其中的“大定”是指() A. 耶律阿保机统治时期 B. 完颜阿骨打统治时期 C. 金世宗统治时期 D. 元世祖统治时期 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1.? 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1115年称帝2.? 保持了女真特有的猛安谋克制3.? 1153年,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A. 辽朝 B. 金朝 C. 元朝 D. 清朝 元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其实质是元朝() A. 利用儒学维护统治 B. 全面推行封建化政策 C. 对汉人的高度重视 D. 否定宋代程朱理学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 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 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 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元朝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是() A. 回族 B. 维吾尔族 C. 苗族 D. 白族 元朝时期,西域之士“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二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 A. 民族隔阂的消除 B. 对外政策的开放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民族融合的加强 元代“四等人制”下的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先灭金所得者为汉人,后灭宋所得之江南人为南人”。蒙古统治者将汉人、南人进行区分的目的是 A. 加强民族团结交融 B. 促进民族的平等发展 C. 分化管理加强统治 D. 中央与地方互相牵制 如图漫画反映的是宋元时期的 A. 南北面官制 B. 猛安谋克制 C. 四等人制 D. 兵农合一 为了便于对“琉球”的管理,在1292―1294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元朝时期的“琉球”即今天的() A. 西藏 B. 台湾 C. 福建 D. 广东 有学者指出:“1264年,忽必烈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上文中“总制院”即 A. 理藩院 B. 御史台 C. 宣政院 D. 中书省 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