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61323

识字(二)8 小书包 教案(共2课时)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309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识字,书包,教案,2课时
  • cover
8 小书包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会写“早、书”等 5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猜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说谜语,学生猜谜底。 小小身子细又长,身穿彩衣直心肠;嘴巴尖尖会写算,只见短来不见长。(铅笔) 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有厚又有薄,有长也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书) 2.幼儿每猜对一个谜语,教师便展示相应的实物,并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让幼儿说一说这些文具装在哪里?引出“小书包”。 二、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请学生说说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要学习的文具名称及相关图片: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等,请学生对应图画,猜猜文具的名称,给文具贴上标签。 2.学习本课新词。 (1)学生自己拼读课文中的词语。 (2)多种形式反馈读。如,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 (3)打乱顺序,归类读。 3.识记生字。 (1)认读没有图片和拼音提示的词语。 (2)认读生字。词语中生字标红,先自己读,再跳读。 (3)认读单个生字。可以先自己读,再同桌读,互相教一教,然后小老师带读,接着开火车读,最后词语卡片认读。 (4)归类识记生字。用加一加、生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随机结合认识竹字头、包字头、单人旁等偏旁。 三、观察辨析,学写生字 1.出示“早、书、刀、尺、本”,学生观察,边书空边说说书写笔顺。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本课 5个字的书写要点。 早:日字头略小略扁,下面的“十”横要写得长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 书: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碰到横折。 刀: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3.教师范写“早、书、刀、尺、本”,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 4.组词。 尺子、 书本、本子、刀子、大刀、小刀、早上……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让学生诵读,然后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朗读儿歌,示范要点 1.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1)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的适当停顿,句末可以稍微延长。可以先听读、跟读儿歌,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2)教师应注意部分汉字轻声地朗读示范。“的”和“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真不少、课本、铅笔、作业本、转笔刀”等词语的朗读可以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处大。 三、学习儿歌,理解文意 1.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 共有8行4句话。 2.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1)第一句说的是:书包内有很多文具。“宝贝”一词,是对文具的爱称。 (2)第二句说的是:书包内的具体文具有课本、作业本、铅笔和转笔刀。 (3)第三句中“上课静悄悄”,说的是:上课时,不要玩文具,让它们静静地待着;“下课不乱跑”,说的是:下课了,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4)第四句说的是: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天天陪同我们上学校,学知识,学本领。引导学生也要像照顾好朋友那样照顾好文具,要爱惜,会整理。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朗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书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