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61705

(解析版)考点36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两年真题+一年模拟)---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2639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国,法治,复习,一轮,历史,高考
  • cover
考点36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 (两年真题+一年模拟) 一、单选题(30小题) 1.(2020·天津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2.(2020·北京高考真题)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通过年份 文件名称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0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5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005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3.(2020·北京高考真题)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冠名,如三刺、正宥、三赦、三让、三罚等。《说文》日:“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天、地代表阴、阳,人乃天地化生之物:化生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 A.体现出丰富的儒家仁爱观念 B.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C.充斥着复杂纷繁的迷信思想 D.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 5.(2021·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不久,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成文法得到普及 B.法律教化功能强化 C.礼乐制日渐消亡 D.社会制度正在转型 6.(2021·吉林长春·高三)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确立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7.(2021·山东潍坊·高三)班固在《汉书》中提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这说明班固 A.主张废除严刑峻法 B.立足儒家视角评判法家 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 D.倡导百家争鸣多元发展 8.(2021·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朱元璋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主张恢复礼乐制度的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9.(2021·广西高三)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 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中》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A.政治行为具有神秘色彩 B.民本思想有着久远的历史 C.儒家仁政思想渐入人心 D.当政者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10.(2021·山东高三)法和律自古以来就不同。夏、商、西周直至春秋时期称法律为刑;春秋战国之际,改称法律为法;商鞅变法时进一步改法为律。此后,自秦汉至明清,除宋朝律典称刑统,元朝称通制、条格等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