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78366

8.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含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580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上册,2013,改版,九年级,二氧化碳
  • cover
第8章碳的世界第二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随堂练习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以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D.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帮助,过氧化氢不会分解产生氧气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可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 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导电,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CO2可导致温室效应,属于大气污染物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D.CO难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用做化工产品的原料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液化石油气用作家用燃料 D.用煤制煤油 5.“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6.“碳循环”和“氧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B.“碳循环”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D.“碳循环”和“氧循环”以及“水循环”都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7.下列实验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甲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 实验乙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实验丙可用于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D. 实验丁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D.CO2灭火只利用了CO2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用KC1O3及H2O2制O2都需加MnO2,MnO2作用相同 B.物质与O2的反应属氧化反应,有O2参加的一定是氧化反应 C.碳酸氢铵固体分解产生气体,固体受热产生气体一定是分解反应 D.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探究CO2溶于水生成酸 11.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 B.物理变化过程中改变的只是微粒间的排列方式,不会导致能量的变化 C.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D.物质的变化既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12.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二、综合题(共4题) 13.实验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该物质是 _____? (填化学式);形成的原因: 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除去这层白色固体,需先用_____?洗,再用水冲洗. 14.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有氢气、氦气、二氧化碳、食盐、金刚石、生石灰等物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写: ①飞艇中充入的气体是_____; ②切割玻璃的是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