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90225

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课时教案+当堂检测(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59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案,格式,检测,当堂,课时,夺取
  • cover
课 题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 时 1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历时十四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感悟国家屈辱的历史,懂得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报国志向。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日军屠虐同胞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声。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等多种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视频资料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以“记忆”为线索,学生回忆过往生活中快乐、幸福的记忆;回忆我们国家和民族又有哪些日子带给我们幸福的记忆呢?(配合学生回答出示幸福记忆的图片)2.师:同学们知道吗?还有一种记忆是这样的。我们来看一段纪念活动的视频,知道这是什么纪念日吗?又是一种怎样的记忆呢?(播放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视频)【借用九一八撞钟鸣警视频导入新课,带领学生初步走进历史,揭开历史真相,寻找民族“耻辱”记忆烙印。】二、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感受“国土沦丧之辱”1.残历碑为探究,寻找历史的印迹师:让我们看看纪念广场的这座建筑物,它叫“残历碑”,让我们仔细观察残历碑的每处细节,你能看到哪些战争记忆的痕迹?(出示残历碑图片,学生观察讨论。)生发言交流。小结: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略的序幕,我国东北国土沦丧,三千万东北同胞躬身为奴。【借用契合教材内容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2.从歌曲《松花江上》中感悟“九一八之痛”师:你能想象在东北沦陷后,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怎样的生活吗?纪念馆的展厅里展示了这样一首歌的手稿,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通过歌曲的旋律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视频)生1:我感觉很凄惨。生2:我认为歌曲表现了对日军的愤怒和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怀念和留恋。师:从歌词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我看到很多东北人民逃离故乡流浪他乡。师追问:为什么要逃离故乡?生:日军已破坏了他们的家,战争还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配合学生发言展开以下两方面教学内容)(1)被掠夺(出示粮食、矿产被掠夺的图片)师:我们东北的“宝藏”被运到了哪里?可能被用来做什么?生交流发言。(2)背井离乡(出示街道被日军占领的图片)师: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东北的什么情况?我们的东北同胞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故乡去流浪?生交流发言。师:还留在东北的同胞生活在哪里?过得怎么样?生交流发言。师小结:残历碑是一页无法翻动的日历,记录着民族“国土沦丧”的苦难记忆。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应在心中拉响警报,勿忘国耻!三、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受“生灵涂炭”之辱1.从纪念碑中找寻南京大屠杀的印记师:这张照片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组建筑,你在建筑上看到了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它又为我们揭开了怎样的记忆?(出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生1:首先我看到了一个纪念碑,使用来纪念遇难者的哦,写着遇难者有三十万,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同胞人数。生2:我发现纪念碑上还写着日期,是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生3:这是一段血腥、恐怖的记忆。2.从历史资料中,感受南京大屠杀泯灭人性的罪恶(1)“杀人竞赛”师:陈列品中有这样一张照片。据照片的记载,日本侵略者在还未到达南京时就露出了他们残暴的面目。(出示“百人斩”报道图片,播放“杀人竞赛”介绍视频。)生1。师:通过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