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90550

16.课金色的草地 教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32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6.课,金色,草地,教案
  • cover
《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案 教材解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的内容,这课的内容是掌握重点段落,以及掌握该段落对事物描述的方法。这一单元的重点就是学会细致地观察事物。在这之前,我们同学已经亲身感受了上一课《15课搭船的鸟》的一些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翠鸟的外形,有做到留心观察,所以写得很到位。相信在下面的内容讲解中,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特别是在描述一种事物,必须要观察细微,这样才能把这事物的特别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 学习了前面四个单元的内容,再来学习第五单元的内容,就比较容易入手了。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有了知识的积淀,在阅读理解上,以及写作上,学生也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以及做题的一些策略。而且第五单元的内容比较具体,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简单点。老师稍作点拨,学生也很容易入手的。因为这一单元重点在观察,而且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去观察,才能把一种事物理解透彻,也才能写好一种事物。 设计理念 该课的设计理念完全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和发现答案。同时,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发挥他们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的内容是层层递进,学生的热情也慢慢高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抓住本段的一些重要句子来理解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2.能力目标 可以运用该写作方法来描述一种事物。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自然是充满奇妙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学生要掌握该课的重点句子,以及理解该草地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能运用该写作方法去描述一种事物,以及学会总结对事物的观察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问题导入新课。 1.展示几张关于蒲公英的图片,询问同学们是否了解蒲公英。 2.提问同学,谁能告诉大家有关蒲公英的课外知识? 3.呈现课题,给同学们设疑,平常我们看到的草地都是绿色的,为什么这课文中的草地是金色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来提问,特别能激发同学们探索的求知欲。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裹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拢”的特点。 师:作者用这一比喻,把草地会变色这一现象讲得通俗易懂。我们要学习作者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并把它记录下来。(这里课件出示蒲公英合拢、张开的动态图,旁边出示手掌张开、合拢的动态图。) (2)指名学生默读,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自由说。“我”先发现了什么?然后又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课件出示: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_____。 早晨,花朵_____,花瓣是_____,草地是_____。 中午,花朵_____,花瓣是_____,草地是_____。 傍晚,花朵_____,花瓣是_____,草地是_____。 生1:蒲公英的花像人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生2:早晨,花朵合拢,花瓣是绿色的,草地是绿色的。 生3:中午,花朵张开,花瓣是金色的,草地是金色的。 生4:傍晚,花朵合拢,花瓣是绿色的,草地是绿色的。 同学们交流讨论。 让同学们观看蒲公英张开和合拢时候的动态图,让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