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9562

第五课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5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节 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2.能力目标:能体会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学会汲取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精华,摒弃其糟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10分) 当今世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什么? 2.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你能举例说出一些我国名扬四海的历史文化吗?(10分)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10分) (2)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请列举几项。(10分) 2、知识点演练 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1)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与中华文化的力量密切相关。 (2)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不会改变。 三、题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从文化的角度看,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5分) A.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B.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C.中华文化代表了世界文明的最高水平 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2)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上述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5分) 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时尚、更有意义 B.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改革开放的需要 2.简答题(10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华彩乐章浓重而生动,显示东方文明的经典语言,清风中见波浪,温和中见涌动,古筝、乐舞、书画、太极,具有中国深厚文化的影子与当代艺术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在不经意中见到了大智、大勇、大气的山河壮丽。 请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中国元素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四、学以致用 1.举一反三(10分) 2007年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你对中华文化是怎样认识的? 2.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10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学习外来文化? 附:答案和解析 一、生活引入 1. 科学技术。 2. 四大发明、中国功夫、京剧等。 (关于中华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除上述几项外,还有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如果你不能列举的话,今后可要多学习中国历史知识哟!)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②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答这一问题要从对中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说明。要深入阅读理解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深入思考。) (2)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等。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课本上列举了很多,你可以在阅读教材时多注意了解一些。当然这些文字叙述显得有些枯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