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44411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9月)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729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一,宁夏,图片,试题,历史,9月
  • cover
银川六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这一文件精神的贯彻 A.阻碍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强化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高三历史 C.脱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 D.巩固了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地位 试卷分数:100分 7.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 班级 姓名: 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 明当时 第I卷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8.有学者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 题目要求的。 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1.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C.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9.下列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梁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启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苟有新 3.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粮食生产“仅支半 超民,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由此可知 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 抑将亡耶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A.南宋杭州不适于农业生产 B.土地集中导致缺粮问题 独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C.当地的市场意识相对浓厚 D.工商业阻碍种植业发展 秀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4.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的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 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A.倡导军事强国,挽救民族危亡 B.进行思想启蒙,培养新的国民 这种“状况”反映 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A.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具有斗争精神 10.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 C.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多为南方人 D.北方比南方的社会矛盾较为缓和 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 5.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亥革命 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 A.引发军阀割据B.结束专制统治C.强化中央集权D.实现民族独立 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 11.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 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