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第1课 学会尊重 【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会尊重》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的第1课。本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我的健康成长"第2条“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普感和知耻心”,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教材特别设置了本单元的教育主题,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生活实际,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一定的拓展。 第1课《学会尊重》,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受成年人影响,错误理解“尊重”的含义,不能把成功简单地等同于挣钱多、权力大、地位高,认为这样的“成功人士”才有价值,才值得尊重;也不能根据外表、能力、个性、成就、经济水平等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更不能用这套功利主义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身边的人及评价自己。当自己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这样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感便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既是道德、法律的要求,也是个人修养和价值观的体现。 本课分为2课时。 第一课时《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和《尊重自己》。教材p2~7共3个对开页3个页面。教材第2、3页正文导入本课内容,归纳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这个对开页中呈现3幅图,图一展示小组学生探讨哪些人是令人尊重的,图二展示一位学生跟大家探讨,每个普通人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发生哪些变化。“活动园”呈现了学生们探讨身边像“在街口开了十几年杂货店的周阿姨”这样的人值不值得尊重及原因。“相关链接”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条文,表明宪法为人人享有平等的尊严提供了法律保障。教材第4、5页正文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等。“活动园”通过刘菲的事例,呈现了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缺乏自信、片面地看待自己、自我贬低的现象。主持人的提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不相信自己的行为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活动最后请学生开导刘菲,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刘菲的那些做法和想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方法,借此梳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懂得尊重自己。其间插入教室、几位同学提问、同学意见等4幅图片,生动形象地指导学生探讨思索。教材第6、7页呈现了2个“活动园”,正文指出,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第一个活动园讲述了“好脾气”先生面对冒犯和侮辱没有原则地一团和气的故事,并通过“讲道理"先生之口,指出这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主持人的提问旨在让学生通过问题分析、故事续编和提出建议的方式,认识到面对冒犯和侮辱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尊重自己的表现。第二个活动园列举了一些学生的典型行为,请学生通过评析进一步认识到,维护自己应适度,不要让“尊重自己”变成“过度维护自己”。同时教材给出了“维护自己应适度”的建议,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最后,教材呈现关于自尊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借此进一步加深对自尊的理解。这两则名人名言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教材第8页正文承接上一话题的内容,指出被尊重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满足,推己及人,想到他人也希望得到这种感受,由此引出“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主题。教材以做小报和上兴趣班这两件事为例,以学生的口吻叙述了日常生活中被他人尊重的故事。主持人的提问旨在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被尊重的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被他人尊重让自己充满价值感,人人都需要这份美好的感受,因而理解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