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383041

4.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8327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①秦暴政速亡:推行黄老学说 代表:文景之治(一成) 一、汉初重建:盛世奠基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2.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 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因功封王:七个异姓王 → 因亲封王:九个同姓王 ②秦孤立之败:实行郡国并行制(一败) 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①王国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②比较中央和诸侯王国统治空间的大小。 ①秦暴政速亡:推行黄老学说 代表:文景之治(一成) 一、汉初重建:盛世奠基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2.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 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因功封王:七个异姓王 → 因亲封王:九个同姓王 ②秦孤立之败:实行郡国并行制(一败) 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刘邦的这一制度设计是成功的,刘姓诸侯是汉初最强大的政治势力,确保汉朝江山不会落入异姓之手。作为汉朝的最高统治者,吕后及其家族掌握了军政大权长达十几年,却不敢公开篡夺刘氏江山,所忌惮的不仅是开国功臣集团,而是刘姓诸侯。 军功受益阶层 汉初约有60万将士因赐爵而获田宅,军爵受益面达300万人,约占当时人口1/5。军功阶层被授3亿亩耕地,1500万亩住宅土地,二者约占当时全国耕地40%。各地郡守大多选择具有军功者充任。 思想不一 丞相擅权 豪强膨胀 诸侯势大 匈奴犯境 3.无为隐患:七国之乱 1.政治:集权 二、西汉强盛:武帝的文治武功 ①中央:建立中外朝,分割削弱相权(决策与执行分离) ②地方: 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设立刺史:解决地方豪强问题 三公九卿 尚书 内朝 外朝 决策 执行 特点:以内朝侵夺相权,将相权一分为二。 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 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较少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 内朝官原本是皇帝临时组建,可以随意更换人员,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汉武帝着手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具有一定才干的文人、近臣,授予他们侍中、 给事中一类的头衔,给他们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并放手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从而培植出一批立足于宫中、与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朝臣分庭抗礼的内廷官员。 思考:三公九卿与中朝是什么关系,中朝如何加强皇权? 思考:何为推恩令?相较前两个方案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方案一:汉文帝时,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张,在保守派阻挠下,贾谊逐渐被疏远。有效未行! 方案二:汉景帝时,晁错指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他主张直接削诸侯之地。激化矛盾! 方案三: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稳定有效! 前期:诸侯特权有二:自置吏、得赋税 后期:衣食租税,封土而不治民。即剥夺了诸侯行政权和征税权。 1.政治:集权 选官过程: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制度利弊: 二、西汉强盛:武帝的文治武功 ①中央:建立中外朝,分割削弱相权(决策与执行分离) ②地方: 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设立刺史:解决地方豪强问题 推选标准:“孝”和“廉” 弊:作为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 ③选官制度:察举制—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利: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官员任用的唯一依据,有利于选拔人才; 三公九卿 尚书 内朝 外朝 决策 执行 特点:以内朝侵夺相权,将相权一分为二。 ④社会治理:任用酷吏 ①统一货币: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发行五铢钱; ②均输平准:国家对商业贸易进行宏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