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1.4集合的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 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会求集合的补集。 【教学重点】 交集与并集、集合的补集 【教学难点】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集合补集的计算。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 【课时安排】 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 一、交集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集合A={13E02班第二组学生,13E02班第三组学生};B={13E02班第一组学生,13E02班第二组学生}。C={13E02班第二组学生},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决:通过对上面问题的思考,可以看出集合C中的元素是由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构成的,也就是由集合、的相同元素所组成的,这时,将C称作是A与B的交集.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集合、的相同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与的交集,记作,读作“交”. 即A∩B={x丨x∈A且x∈B}。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可用下图阴影部分来表示: 对于任意集合A,B,C,有: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 =A∩(B∩C)。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已知集合A,B,求A∩B. (1) A={1,2},B={2,3}; (2) A={a,b},B={c,d, e , f }; (3) A={1,3,5},B= ; (4) A={2,4},B={1,2,3,4}. 解:(1) 相同元素是2,A∩B={1,2}∩{2,3 }={2}; (2) 没有相同元素A∩B={a,b}∩{c,d , e , f }=; (3) 因为A是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是不含任何元素的空集,所以它们的交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空集,即A∩B=; (4)因为A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所以A∩B=A. 例2:设,,求. 分析 集合表示方程的解集;集合表示方程的解集.两个解集的交集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集. 解:解方程组得所以. 例3 设A={X丨-1<X≤2},B={X丨0<X≤3},求. 分析 这两个集合都是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并且无法列举出集合的元素.我们知道,这两个集合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观察图形可以得到这两个集合的交集. 解 . 由交集定义和上面的例题,可以得到: 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 (1); (2),; (3); (4)如果. 二、并集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13E02班有女生24个,有男生31个,那么13E02班有多少名学生? 用我们学过的集合来表示:A={13E02班的女生};B={13E02班的男生};C={13E02班的学生}.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决:通过上面的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看出集合C中的元素是由集合A、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这时,将C称作是A与B的并集. 即. 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可用图形表示为: ( (1) A A A B A B A B A (2) (3) ) 对于任意集合A,B,C,有: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 A∪(B∪C)。 知识点补充 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与B,都有 A∪A=A; A∪ =A; 如果如果,那么.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4:已知集合A,B,求A∪B. (1) A={1,2},B={2,3}; (2) A={a,b},B={c,d , e , f }; (3) A={1,3,5},B= ; (4) A={2,4},B={1,2,3,4}. 分析:因为A∪B是由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当集合都是用列举法表示时,通过列举这两个集合的元素,可以得到并集,注意相同的元素只列举一次. 解:(1) A∪B={1,2}∪{2,3}={1,2,3}; (2) A∪B={a,b}∪{c,d,e,f }={a,b, c,d,e,f }; (3) 因为是不含任何元素的空集, 所以A∪B={1,3,5}∪={1,3,5}; (4)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A∪B={1,2,3,4}= B. 三、补集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张阿姨要去超市购物,她列了一张购物清单:洗发水、拖把、酱油、牙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