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12548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9《复活》教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272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2022,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
  • cover
《复活》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及写作动机,了解当时俄国的社会历史风貌。 2.通过细节,揣摩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尤其是体会聂赫留朵夫心灵的变化。 3.通过梳理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原型和形象发展,体会托尔斯泰寄寓的人性理想。 4.通过讨论聂赫留朵夫“哭”与玛丝洛娃“笑”和解读课文插画,深入玛丝洛娃的内心世界。 5.理解“复活”的意蕴,探究主旨。 教学重点 了解“心灵辩证法”,体会聂赫留朵夫心灵的变化。 掌握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对话、神态、动作、玛丝洛娃的“笑”。 教学过程 导入 关晓彤期末汇演图片导入。 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世界经典名著《复活》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晚期作品。小说是经过1889-1899十年的 长期思想、艺术探索总结而成,讲述的是一个曾经纯洁、善良的少女玛丝洛娃的悲惨命运。玛丝洛娃是私生女,一对富有的姐妹俩伊凡诺芙娜收养了她,不幸的是,当玛丝洛娃16岁的时候,她的监护人的侄子聂赫留朵夫诱奸了她,并致使她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送进育婴堂后不久便死了。玛丝洛娃在受尽各种磨难之后,沧为妓女,在她26岁的时候,因被人指控与别人合伙谋害一位西伯利亚商人以盗取钱财而被押解去法庭,在这儿,她碰上了当时作为陪审人之一的聂赫留朵夫,这位最初使她陷入后来苦难的初恋情人是如何处理他们之间曾经的这段感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被罗曼·罗兰称为“歌颂同情心最美好的篇章”的《复活》。 文化常识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①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罗斯,其世界观所倡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基督教人道主义,神人性和上帝的内在性。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 在托尔斯泰看来,道德的自我完善便是抛弃利己主义,投身到利他主义中来。 ②不以暴力抗恶 这里或许可以看作利他主义的另一个表现: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③博爱 《复活》中,“博爱”几乎可以同“宽恕”等同,因为博爱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们不能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恕。一个人如果不能宽恕别人,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据,恶是世界无法和谐、无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样,愤恨占据的人的内心而无法使其平静,那么获得安宁的另一个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宽恕”。一旦宽恕别人,人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面对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主义”有着很好的体现,表现在男女主人公精神的自我完善上。《复活》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另一方面,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背景 写作背景:《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当时(19世纪末期),俄国的农奴制和俄土战争,使俄国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所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