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16813

第26课 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74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教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26课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lú) 折戟(jǐ) 二乔(qiáo) B.殷勤(yīn) 谩有(màn) 不胜簪(zhān) C.燕脂(yān) 千帆(fán) 花溅泪(jiàn) D.提携(xié) 霜重(chòng) 蓬舟(péng) 【答案】A 【解析】 考查对字音的掌握。B.不胜簪(zhān)正确读音是(zān); C.千帆(fán)正确读音是(fān);D.霜重(chòng)正确读音是(zhòng)。故答案为A。 2.下面对《雁门太守行》一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答案】C 【详解】 C.诗的前三句写的是白天日落前的情景。“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不是“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故选C。 3.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夸张、比喻)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比喻)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 【答案】C 【详解】 C.玉龙:宝剑的代称。是借代的修辞方法。故选C。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头搔(ná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chóng)鼓寒声不起。 C.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zhāo) D.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答案】D 【详解】 A.搔(náo)———(sāo); B.霜重(chóng)———(zhòng); C.前朝(zhāo)———(cháo); 故选D。 5.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描写了春望所见,以一个“破”字,一个“深”字,写出了山河破碎,长安城内草木茂盛荒芜、人民离散的破败景象,融情于景。 B.颔联以乐景写哀情,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诗人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亲人的感情。 C.颈联中“烽火”指代战乱,“连三月”写出战乱之久,“抵万金”直言家书难得,表现了战乱中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急切心情。 D.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言简意赅,而又热情奔放,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展现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答案】D 【详解】 D.“热情奔放”应改为“含蓄凝练”,所以D项描述错误; 故选D。 6.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开篇两句中的“接”“连”两字将“天”“云涛”“晓雾”组成的壮阔画面写动、写活。“星河”“转”和“千帆”“舞”将乘船人在船上的感觉逼真的传递给读者。 B.词中的“嗟”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