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22628

(公开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9课时 解决问题(29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9066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PPT+,29张,解决问题,9课时,上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7,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会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可以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量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1.复习8的加减法 2.复习9的加减法 3.认真观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PPT(教科书P57情境图。)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小鹿的问题。 (1)聚焦小鹿图,完整表述题意,出示PPT。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9只小鹿。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跑走了3只?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学生完整表述题意。 (2)分析和解决问题。 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表述,我们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板书: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这些就是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3=6(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从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就是从9里面去掉3,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知道了求剩余问题的方法,在讲授这道例题时,首先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并弄清题意,在集体汇报的过程中明确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主探索相应的计算方法。 2.解决天鹅的问题。 出示天鹅的情境图PPT。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解决小鹿问题的经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问题并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比交流。 师:对比小鹿和天鹅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两道题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不同的是小鹿图直接给出了问题,天鹅图没有给出问题,需要自己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了小鹿的问题后,对于天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解决蘑菇的问题。 出示蘑菇的情境图PPT。 【学情预设】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教师板书:6+2=8(个)。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它们。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再次经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清晰地认识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应用练习,出示PPT1、2、3 五、课堂小结 备选练习,看图列计算。 六、巩固练习 PAGE 4(课件网) 解决问题 R·一年级上册 6 + 2 = 2 + = 8 6 8 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1.复习8的加减法 8 - 2 = 8 - = 6 + 2 = 2 + = 8 - 2 = 8 - = 8 6 8 6 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1.复习8的加减法 6 + 2 = 2 + = 8 - 2 = 8 - = 8 6 8 6 6 2 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8 - 2 = 6 1.复习8的加减法 2.复习9的加减法 5 + 4 = 4 + = 9 - 4 = 9 - = 9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