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议题式探究 读·思·写 核心素养提示 议题:我国政府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情境一 2020年10月,国务院组织开展第七次大督查,对北京、河北等1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实地督查。督查重点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内需和稳外贸稳外资,以及长江流域禁捕、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征集问题线索。通过督查活动,督促各地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情境二 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2020年将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抓好已经出台的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巩固已取得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同时强调,攻坚行动不搞层层加码,重在落实部门、地方政府责任,确保今年的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1.在情境一和情境二中政府履行了怎样的职能 2.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政府应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政治认同: 运用具体事例,认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职能充满信心;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认同政府工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科学精神: 以辩证思维独立思考,正确认识政府职能及其作用,以建设性批判态度,正确看待社会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待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发事件,能理性看待有关信息和观点,回应各种不确定性,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点一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精梳细理———重基础 1.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职能 基本职能 具体内容 目的(作用)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续 表 基本职能 具体内容 目的(作用) 加强社会建设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完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2)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3)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疑点微拨 (1)转变政府职能就是弱化政府职能。 点拨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弱化政府职能,也不是替代和转让了政府的某些职能,更不是改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而是要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 (2)管得越多(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点拨不能用管得多或者少来评价政府工作的好坏。政府职能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不能越位、缺位、错位,应当到位。不越位即不能包办一切;不缺位即政府该管的要管好;不错位即政府不能既当规则的制定者,又当规则的执行者。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能够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