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5719

2.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3430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世界,物质性,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②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实现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本节课我们正式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 唯物论 唯物 辩证法 认识论 回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第四课) 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的主要内容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课) 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 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 主要讲物质、意识、规律的主要内容 社会历史观 回答人类社会起源、本质与发展 (第五课) 价值观 回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六课)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1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单元 把握世界与把握规律 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科学精神】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 世界的物质性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呢? 本框就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方面,说明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人的意识)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物质世界) 物质性 物质性 是物质的 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 整个世界 自然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1. 物质的概念 问题1:请说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问题2:请说出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事物? 问题3:以上事物有没有共同点呢? 如:楼房、空调、桌椅、 操场、周围的同学..... 如:空气、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病毒...... 1.不管人们看得见看不见、承不承认、喜不喜欢、知不知道,它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事物 --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我们能感觉得到或者借助一定手段和工具能检测得到 --即能为意识所反映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性) (可知性) (唯一特性) 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1. 物质的概念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的哲学范畴: 客观、现状、实际、实践、 情况、环境、能源、省情、 国情、事实等。 整个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物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大存在 小实在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 1.客观实在:相对于意识而言,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包括意识现象。 2.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包括物质现象,又包括意识现象。 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 近期40度的高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③白鹤滩水电站 ④温江人民的母亲河--江安河 ⑤部分偏远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