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27251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学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

日期:2025-05-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675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生活,人教,新人教,打包,2份
    第22课 文化与社会 模块概览网络构建  文化形式丰富多样,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文化生活》的内容也是点多面广,只有厘清线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备考效率和复习效果。总的来说,第一单元从一般意义上介绍了文化的含义和作用;第二、三、四单元则是从纵、横、时、空等不同角度具体分析了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上内容均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梳理,提供下表仅供参考。 项目 文化现象/文化活动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一般 文化 含义、形式、特点 实质、作用(对社会、对个人)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具体 文化多样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主要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的成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文化交流与传播 含义、途径、手段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意义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要求 传统文化 内涵、形式、特点、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传承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新 源泉和动力 作用和意义 主体、途径 中华文化 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精神 基本内涵、核心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文化建设 文化生活有“喜”有“忧” 文化生活有“喜”有“忧”的原因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容、目标、路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和要求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2课 文化与社会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议题式探究 读·思·写 核心素养提示 议题: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情境一 2020年国庆8天假期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达4665.6亿元。 情境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深刻指明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将文化软实力建设纳入国家综合国力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文旅融合的原因。 2.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的文化建设成就,坚持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 国家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的合理性。 公共参与: 自觉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特点 精梳细理———重基础 1.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特点 内涵 从本质角度看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范围角度看 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从形式角度看 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点 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角度看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角度看 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