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27279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3份打包)新人教版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2202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求真,人教,新人教,打包,3份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议题式探究 读·思·写 核心素养提示 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讲话,提出4点建议: 一是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是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三是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四是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 同时,习近平主席分享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指出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并采取有力政策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 1.从探究世界的本质的角度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建议体现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2.请用人和规律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科学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精梳细理———重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2.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 关系 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续 表 关系 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3.世界是物质的 原理 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因 自然界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人类 社会 产生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构成 要素 构成人类社会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的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注意(1)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易混易错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