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49821

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欣赏 管弦乐曲《#f小调匈牙利舞曲》》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6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3课
  • cover
小学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匈牙利舞曲 教学内容: 1、 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片段、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片段; 2、 欣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比较,了解和听辨音乐中的动与静。 2、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对比,懂得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对改变音乐形象的作用。 3、 懂得用身体的语言来表达所感受到的不同形象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音乐中的动与静; 2、 明白速度和力度可以改变音乐的形象。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画面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的给人动的感觉,有的给人安静的感觉,比如说这两幅图,同学们看一下,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给你带来的不同感受?(同学们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幅是动态的,哪一幅是静态的。) 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后回答。(一幅是热烈欢快--动 ;一幅是夜深人静 风平浪静--静)。音乐也可以给人“动”或“静”的不同感觉。 2、 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片段、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片段,把自己感受到的动与静、强与弱写在表格内。 曲名 《春江花月夜》 《百鸟朝凤》 速度 慢 快 力度 弱 强 小结:从速度和力度这两种音乐要素,比较《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不同的动、静态。我们会发现,速度和力度在造成音乐的“动”和“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都是我国的民族乐曲,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由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片段,在这一段音乐中充分利用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和对比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让我们继续感受音乐中的动与静。 2、 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听到欢快的旋律与听到比较舒缓、安静的旋律时自由地律动。(请学生到前面随着音乐的速度与力度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律动,学生自由发挥。) 3、 再次聆听:边听乐曲老师边在黑板上根据旋律画出图谱,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随着老师用手指画图谱表现音乐。 (强时拍手或跺脚,快速的音乐用手指画出波浪线,舒缓的音乐学生自由律动,与音乐吻合即可。) 4、 整体聆听:完整地感受乐曲,画图谱,记旋律。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乐曲的旋律与结构。本曲为复三部曲式结构,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两个主题。 5、 再次让学生用身体来表达乐曲的动与静,请学生到前面和老师一起随音乐做律动。 6、 观看视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能够把你们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一首充分调动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和对比而写成的极富动感的乐曲,深受世界上很多人的喜爱,这首经典的乐曲还被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的一部电影作为插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喜剧大师卓别林是如何演绎这首经典乐曲的。 小结: 同学们,在这段视频里,卓别林配合首音乐,随着乐曲的节拍手起刀落,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那么合拍,那么自然,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力量真的是很强大。这是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也恰是音乐的妙处与魅力,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认真地聆听音乐,用心地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