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60383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测试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37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守法,公民,同步,测试,答案
  • cover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道法上第五课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2020年2月6日举行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确诊或疑似病例不接受治疗或隔离管理、并且恶意放任病毒传播,危害公共安全、后果严重的,依法最高可判处死刑。这说明了(   ) ①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任何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刑法处罚 ③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 ④任何违法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小青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标题:“微信等社交网络上发假消息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这种被判有期徒刑的行为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行政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刑事违法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刑罚处罚性 ②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0年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实名举报的特大侵权案,在江苏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以侵犯著作权罪,依法判处两个被告单位罚金人民币各50万元;以侵犯著作权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8名相关被告人判处一年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或执行缓刑,并处6万至629万元不等的罚金。下列对本案中涉及的有关刑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期徒刑是主刑 ②执行缓刑是附加刑 ③罚金是附加刑 ④犯罪的个人同时适用了主刑和附加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社会生活中违法的表现各式各样,下列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 (   ) ①拾得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 ②持刀拦路抢劫 ③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带人 ④斗殴将人捅成重伤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6.“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与这两句古训寓意相符的是(   ) ①许多犯罪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 ②犯些小错不必在意 ③有点小错不改,最终必然走向犯罪的深渊 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依靠法律来护航,一言一行记心上,谦和恭让莫逞强,二虎相争双受伤。学法用法记心上,百年树人做栋梁,千里之堤防蚁溃,万家平安万年长。”这首法律歌谣启示我们中学生应该(  ) A. 善待他人,讲哥们儿义气 B. 提高品格修养和法治意识,防微杜渐 C. 封闭自我,避开不良诱惑 D. 摆脱法律的束缚,追求无约束的自由 8.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却难以退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上述侵权现象,我们应该(   )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 ②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法律救助,必要时诉至人民法院 ④学会宽容理解,不必费力交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我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称为(   ) A. 法律援助 B. 司法保护 C. 社会救助 D. 法律保障 10.2020年10月25日晚,湖北省随州市公安局曾都分局抓捕了涉嫌发布恐怖言论的任某。原来是任某所在的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诈骗被立案调查,任某不堪自身钱财被骗,在微信群中发布泄愤言论,并征集炸药,扬言要炸毁某地政府机关,意图扰乱社会秩序,从受害者变成了犯罪嫌疑人。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维护权益是目的,方式方法莫在意 B. 依照程序难维权,奇招尽出效果显 C. 遇到纠纷细思量,维权方式须正当 D. 公平公正难伸张,忍气吞声为上策 11.央视曾曝光了某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