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72656

小学语文作文技巧 专题二 记事篇之情节曲折小讲解(共2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23898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PPT,29张,讲解,折小,情节
  • cover
(课件网) 情节曲折小讲解(鞋) 作文技巧 · 分类指导 · 记事类 1 2 3 4 课堂导入 知识讲解 佳作欣赏 课堂总结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吧!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明代才子唐伯虎诙谐幽默,常常妙语连珠。相传唐伯虎受邀去给一个朝廷命官的母亲祝寿,别人都带去了很贵重的礼物,可唐伯虎两手空空并且去的很晚,他慢条斯理的当着文武百官吟起了他的祝寿诗。 课堂导入 这首诗是这样的: 人们的反应: 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 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 第四句∶"偷得寿桃献至亲" 举座皆惊 喝彩 惊、怒 拍手叫好 这诗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课堂导入 在诗中设置的悬念,一惊一喜,曲折生动,充满波折!用合乎情理的悬念,既体现了唐伯虎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使得他的祝寿显得别具一格。 设置合理的悬念 课堂导入 知识讲解 佳作欣赏 课堂总结 1 2 3 4 设置悬念的概念 设置悬念就是把事情的结论或结果放在前面写,设立一个"关卡",使读者急于了解事情产生结果的原因,从而引起读者的深思。也可以叫做"卖关子",有的也叫埋下伏笔。 知识讲解 设置悬念的效果 一、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 知识讲解 二、可以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 目录 01 课堂导入 02 知识讲解 03 佳作欣赏 04 课堂总结 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标题法设置悬念 知识讲解 标题法设置悬念,就是指在作文的标题设置悬念,在作文开头就给读者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如《不识字的老师》 设置悬念的方法 二、环境渲染法设置悬念 知识讲解 环境渲染法就是在文章的紧要情节即将展开之前,用环境加以铺垫,渲染紧张、神秘的气氛。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设置悬念的方法 三、倒叙法设置悬念 知识讲解 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的欲望,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设置悬念的方法 四、误会法设置悬念 知识讲解 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 如:《山中访友》,标题就能让人产生误会。 设置悬念的方法 五、欲扬先抑法 知识讲解 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低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制造悬念,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设置悬疑的基本模式: ①设置悬疑 ②探因解疑 ③解疑明旨 知识讲解 文中悬念创设成功,光有开头的悬念设置是不够的,还应注意结尾要对文中的悬念起到一个"释"的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鞋》是怎么样曲折有趣的吧! 知识讲解 例文精讲 知识讲解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悬念:高大的身影是谁 为什么一个多月没出现 例文精讲 知识讲解 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修鞋摊旁边∶"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角,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排长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 悬念: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例文精讲 知识讲解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皮鞋喊道,"鞋子,鞋……" 排长止住脚,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