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 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制订观察计划,并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中长期观察。 3.能运用语言、图表、照片等方式记录辣椒的生长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 日学态度。 4.逐渐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 13.蘑菇和木耳 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一类微生物;知道平菇、香菇等食用菌有食用或药用价值。 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蘑菇和木耳的信息。 3.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蘑菇和木耳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4.认识到微生物与人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重点:食用菌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一类微生物。 难点:学会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蘑菇和木耳的信息。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磨菇、木耳等材料,准备摄子、放大镜等工具。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顿《采蘑菇的小姑娘》,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视频中有哪些类型的蘑菇。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菌类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蘑菇和术耳。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蘑菇和木耳。 教师出示磨菇和木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蘑菇和木耳的特征。 (学生观察,汇报交流。) 师生总结:课本中的蘑菇呈伞状,褐色,上有白色斑点;木耳的形状和人的耳朵相似;它们生活在潮湿、通风、有散射光的环境中。 教师呈现一株蘑菇和木耳,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观察蘑菇和木耳。 (学生交流、汇报。) 师生总结:可以采用看、摸、闻等方式;可以借助放大镜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可以借助镊子撕开蘑菇和木耳,观察其内部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时还应注意哪些事项。) 师生总结:操作时要戴手套;小组内做好分工,要及时记录;要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学生小组汇报,补充完善。) 4.播放有关蘑菇的结构及繁殖方式的视频。 5.吃过木耳吗?观看有关木耳的实用价值及药用价值的视频。 师生总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蘑菇大多呈褐色,形状一般呈伞状,有一股特殊的气味;用镊子撕开蘑菇的“伞柄”,发现里面有很名细丝,用放大镜观察蘑菇菌盖的内侧,发现有很多褶皱。木耳薄,有弹性半透明、中间凹,呈耳状或环状,有脉络状的皱纹。 活动二:认识多种多样的食用菌。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们见过或食用过哪些像蘑菇和木耳的菌类 (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环柄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银耳、灵芝、猴头菇、虫草菌、平菇、深凹杯伞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学生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 3.教师用课件出示“猴头菌”及“冬虫夏草”的视频,指导学生观看。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这些资料,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 师生总结: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等都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食用菌。 4.教师借助视颊补充介绍:1分钟了解食用菌。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蘑菇和木耳属于微生物,上述食用菌属于微生物吗 (学生交流讨论。) 师生总结: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等都是微生物。 师引导学生反思,师生共同总结获得可靠结论和知识的方法。 三、拓展活动 1.教师出示要求:查阅资料,了解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2.播放视频:如何辨别有毒、无毒蘑菇的方法。 3.总结:“三看一闻”。 四、板书设计 13.蘑菇和木耳 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等都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食用菌,都是微生物。 三看一闻: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