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78462

11、跨越时代的桥 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512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跨越,时代,教案
  • cover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11跨越时代的桥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学会对同一景物不同角度的构图方法,并能画出不同透视的现象的。 过程与方法:在细致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透视变化规律对构图的影响,学习对同一景物选择不同角度的构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大桥的功能和造型美,体会不同视点表现出的景物美。 教学重点:同一景物的不同构图表现 教学难点:不同角度的大桥透视现象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彩色水笔、勾线笔等 教具:相关桥梁的图片、同龄人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同一景物在不同角度时的构图知识,临摹多角度,透视变化的大桥作品。 提高要求:理解不同构图的变化规律,运用丰富的表现技法画出大桥,并添加周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1、 欣赏与讨论 1、 用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 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 3、 小组交流:分析各种形式的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特点。 2、 分析与理解 1、 展示几幅大桥的图片,感受不同构图效果与透视的关系。 2、 学生分析探讨构图方法,并尝试表现。 3、 教师示范并讲授构图与透视现象的表现方法。 4、 出示不同角度的桥梁,讨论取景的方法及绘画要点。 3、 作业与指导 1、 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从中选择喜欢的大桥进行绘画表现。 2、 学生尝试绘制初稿,画出大体的透视效果。 3、 在绘制中表现出构图的特色,并添加环境。 4、 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的透视表现)。 5、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4、 展示与评论 1、 展示学生作品 2、 作品评价内容: ① 大桥构图是否合适,透视效果是否正确。 ② 大桥细节是否丰富。 ③ 添加的景物是否符合画面的透视。 3、 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和构图问题。 4、 学生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 5、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