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483220

《13 桥》 课件+教学设计(共25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7644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 桥,课件,教学设计,25张,PPT
    13《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桥》。 (一)单元导读,关注要素 我们先来看一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本单元编选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1.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与“桥”有关的课文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仅用一个“桥”字作为题目,它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去感受。 2.朗读词语 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都认真预习了课文,你能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吗? 3.指导书写 在本课生字中,有五个口字旁的字,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在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三)梳理结构,概括内容 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共有27个自然段,主要讲了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全村一百多人惊慌失措奔(bèn)向窄窄的木桥。德高望重的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安全过桥,最后老支书和他儿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四)紧扣情节,感知人物 1.了解起因,感受危机 课文的1-6自然段向我们讲述了故事的起因,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天灾,村民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读了这几个句子,你能想到哪些形容大雨的词语?大雨倾盆,瓢泼大雨等等,让我们感受到雨大。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同学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洪水迅猛,好像顷(qǐng)刻间就要把村庄淹没。 因为是“黎明的时候”,所以整个“村庄”是被天灾“惊醒”的。人们惊慌地喊叫、你拥我挤地奔跑、跌跌撞撞地前行,这些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人们那极度的惊恐和无助。 在如此可怕,如此危急的环境中,生的希望在哪里呢? 同学们肯定发现了,全村人的希望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2.紧扣情节,感受人物 慌乱的人群,窄窄的木桥,逃生的希望如此渺茫。此时一位老支书挺身而出,指挥大家安全通过了木桥。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23自然段,用笔圈画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1)感受老支书的沉稳、镇定 请你读读屏幕上的句子。 这里一方是慌乱拥向木桥的村民,一方是如山般“站”在桥前的老支书,这也是本文围绕“桥”所形成的第一次冲突。 与人们的慌乱相比,老支书只是“站着”“盯着”。在这两处动作描写中,老汉的沉稳、镇定与人们的慌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个段落,想一想,老汉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却让慌乱的人群停了下来,“望着”他,这是为什么呢?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前,唯独老支书早已站在木桥前等待着全村人,他是一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党员干部。 我们还发现,当他“盯着”人们时,雨水淌过他那张“清瘦的脸”。这位干部一定从来都是毫不利己,一心为民的,此时他心中所想的不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危,而是群众的安危。 同学们注意屏幕上画线的句子,作者将对老支书的评价放在了两段话的末尾。想一想,为什么人们拥戴他,为什么他在人们的心中像“一座山”? 不难想到,一直以来,老支书就是一位一心为群众,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 在围绕“桥”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