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483492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59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7课,西晋,短暂,统一,北方,各族
  • cover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统称为南朝,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 洛阳 B 建康 C 长安 D 咸阳 2. 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出彩”。下列表述中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中国梦”的是(  ) A 消灭项羽残余势力 B 希望皇权至高无上 C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D 追求国家的统一 3. 西晋于公元280年灭吴统一了全国,这一年属于(  ) A 公元前2世纪80年代 B 公元2世纪80年代 C 公元前3世纪80年代 D 公元3世纪80年代 4. 420-589年,我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是(  ) A 齐-陈-梁-宋 B 陈-齐-宋-梁 C 宋-齐-梁-陈 D 梁-宋-陈-齐 5. 历次的分封都会导致地方势力强大而威胁中央。“八王之乱”出现于哪一时期(  ) A 西周 B 春秋 C 西汉 D 西晋 6. “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典故出自古代东晋与前秦的一次著名战役,该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淝水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7. 十六国是西晋灭亡之后,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  ) A 后赵 B 后秦 C 南燕 D 成汉 8. 东晋灭亡后,我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  ) A 洛阳 B 建康 C 咸阳 D 长安 9.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佛教空前盛行 B 封建国家大分裂 C 民族出现大融合 D 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10. 西晋灭吴,结束分裂不久,统治根基就动摇,国力耗竭,西晋从此衰落。西晋从此衰落这主要是指(  ) A 司马炎篡夺了帝位 B 出现了“八王之乱” C 淝水之战失利 D 大批人才逃往江南 11.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是《三字经》中的一段话,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B 这一时期分裂动荡,阻碍了民族间的交往 C 这一时期南方相继出现四个政权 D 民族交融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特点 12. 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更替示意图,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 东晋 西晋 北朝 南朝 B 东晋 西晋 南朝 北朝 C 西晋 东晋 北朝 南朝 D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13. 《三字经》是中国儿童的启蒙读物之一。右图节录的是叙史部分,“_____”处应该填(  ) A 南宋 B 吴国 C 北朝 D 南朝 14. 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国人暴动 D 牧野之战 15.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B 晋惠帝昏庸无能 C 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D 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 16. 关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源在于晋武帝分封同姓诸侯王 B 目的是争夺中央政权 C 八王之乱结束了西晋统治,国家再度分裂 D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时的贵族、富豪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丝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材料二: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日‘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钱”的同义词。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晋怎样的社会风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