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2257

八年级历史秋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2252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历史,秋季,学期,期中,学业
  • cover
八年级历史秋季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8. 史学界将1840—1949年划分为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指当时中国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 史料载:“1843年,葡萄牙政府训令其澳门总督利用中国目前的困难,不失时机地扩大在澳门的管辖权”。这里的“中国目前的困难”主要指什么? 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D.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20. 如图所示遗址见证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永久创伤。制造这个“永久创伤”的凶手是 A. 美日联军 B. 沙俄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21. 绘制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内乱毁梦”是指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22. 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新疆建省的意义是 阻止了列强侵华 B. 展现了国家实力 C. 加强了东南海防 D. 巩固了西北边防 23. 《甲午战争史》中记载:“(1895年)2月11日,丁汝昌见陆援和突围皆完全无望,便服毒自尽,以身殉国。14日,牛昶昞代表清军在投降条约上签字,将港内北洋舰队所剩全部舰只、炮台和军械弹药交给日军,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24.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他于1895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开启了“实业救国”之路。张謇投身实业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A.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战败求和 C.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清政府颁布鼓励工商业发展法令 25.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等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观点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以下符合这一探索的是 A. 有田同耕 B. 自强求富 C. 变法维新 D. 扶清灭洋 26. 小华同学在历史知识竞赛中抽到一组图片(如下),这组图反映的最为恰当的主题是 武昌起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近代开端 B. 走向共和 C. 军阀割据 D. 国共合作 27. 以下名言体现的共同时代诉求是 名人 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实行君主立宪 C. 发展资本主义 D. 反对专制制度 28. 老舍在回忆义和团运动时,曾有这样的描述:“联军攻入北京。他们究竟杀了多少人,劫走多少财宝,没法统计。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账!以言杀戮,确是鸡犬不留。北京家家户户的鸡都被洋兵捉走。敢出声的狗,立被刺死”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 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B. 清朝都城首次被攻占 C. 义和团坚决抵抗侵略者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9. 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开关:只掌握在清政府的手中 B. 电灯:洋务运动前就已被点亮 C. 电阻:只受外国势力挤压的影响 D. 电池:“实业救国”是重要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30. 【清末经济】(10分) 材料一: 1840—1860年英国向中国输出的产品总值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