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00755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三年级上册2.8 叶的蒸腾作用 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4896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蒸腾
  • cover
8《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2)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2.教材分析 《叶的蒸腾作用》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活》单元的第八课时。本节课立足于水分在植物体叶片上散失并在塑料袋上形成水珠这一有趣现象,将生活现象和科学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教材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树林中的湿润空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的;第二部分实验探索,通过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再通过叶片在水中的浸泡实验积极寻找答案;第三部分是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这一部分同学们可以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不仅解释蒸腾作用对植物和环境的作用和意义还能对我们的生产活动起到指导意义。 本课通过设计由猜想到验证再到解释和应用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洞察能力,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前面几节课对植物体的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植物蒸腾作用现象,学生生活中有一定的体验,但学生缺乏对现象的分析与思索。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和自然界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学习目标】 1.通过猜想、对比、观察,在老师引导下能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2.根据生活经验,在老师指导下能说出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叶的蒸腾作用。 难点:能做蒸腾作用的实验及能说出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用跳绳、罩无色透明塑料袋的盆栽植物、新鲜菠菜叶、烧杯、玉兰新鲜叶片、70℃热水。 教师准备:注射器(去针尖)、课件、放大境。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能说一下植物的叶是什么样的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叶。板书课题:7.叶的蒸腾作用 过渡语:学习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猜想、对比、观察,在老师引导下能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2.根据生活经验,在老师指导下能说出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通过实验现象寻找气孔 过渡语:目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1.出示玉米生长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提问:你认为水去哪里了?大胆猜测一下水可能蒸发了。从哪里蒸发的? 2.[课前准备实验出示]: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提问: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聚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一)呈现学习任务: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二)执行学习任务 活动一:观察叶片,指导学生寻找气孔,设计实验: 1.先根据猜想画一画;再借助仪器找一找。 2.学生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3.提示注意事项。分组实验,出示叶子的蒸腾作用微视频。 活动二:分组实验,将新鲜玉兰叶片浸入热水中观察叶片表面变化。 (三)展示学习效果 1.交流共享:和同学们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解说如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