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Python编程入门 第10课 面积是多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数据输入的含义,了解input()函数的作用。2.认识数值和字符串等常见数据类型。 过程方法 1.能够将input()函数输入的数据保存在变量中,掌握数据输入的一般过程。2.通过程序的测试,认识到不同数据类型的作用,能够根据需要对数据类型进行处理。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认识到计算机输入———处理———输出的工作原理,能够举一反三,使用这一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输入函数的理解与使用。难点:数据类型的转换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过程与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 1.(出示三角形)让学生思考在数学中如何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2.复习变量的使用使用上节课学习的变量的使用方法,定义变量a和h,分别赋值为100和33,计算出变量s的大小。3.引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三角形,都需要进行面积的计算。 你有什么快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好办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能设计一个三角形面积计算器,计算起来就更容易了。在三角形面积公式中,需要哪几个变量?(直接提出本课的问题,将上一节课的用变量直接计算,改为一个交互式的面积计算器)你能设计一个三角形面积计算器吗? 1.说一说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 = a*h/22.说一说三角形面积计算需要的变量3.试一试,定义变量a和h,分别赋值,并计算s的大小。a = 100h = 33s = a*h/2想一想:生活中有很多的三角形,能不能设计一个三角形面积计算器,对于所有的三角形,只要给定底和高都能快速进行计算呢?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约10分钟) 1. 输入函数让学生自主学习input()函数input()函数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入,其结果是返回一个字符串。在获得用户输入之前,input()函数可以包含一些提示性文字,并将输入的结果赋值给一个变量,使用方法如下: <变量>=input(<提示性文字>)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要将input()的内容赋值给变量?(在此环节中,需要让学生明确输入数据需要分为两步:一是提示用户输入数据,二是将该数据赋值给一个变量。)2、询问和回答(教师演示scratch中问答的操作)在scratch中我们通过使用两步,一是“询问”,二是回答。在python中如果要进行问答交互,也要使用这两步。input()函数就是询问,然后将作出的回答赋值给变量。3、输入函数的练习任务一:使用input()输入函数,输入两个数值,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a和三角形的高h。4.找学生展示程序的内容,说一说设计的过程。(1)input()和print()的区别一个是输入,一个是输出,这是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反的操作(2)提示性文字的作用提示性的文字必须为字符串,可以为空(3)给变量赋值如果仅仅是调用input()函数,输入的数据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必须将输入内容赋值给一个变量保存起来 5.数据类型的转换在任务一程序的设计过程中有什么问题?input()函数得到的是字符串,如果使用字符串进行乘法计算,必然会出现异常。 如果要对输入的内容进行数学运算,我们需要用eval()函数,将字符串转换为表达式,如果字符串是数字,则转换为数字类型。6.认识数据类型错误(1)使用input()函数输入的数据类型是什么? 可以使用type()函数显示数据类型,经过测试,input()函数的输入结果是一个字符类型的变量。(2)使用字符串进行数学计算会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设计意图: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出现异常是比较正常的,重要的是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知道异常的类型,理解异常产生的原因,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也让学生能够在程序设计中变得更为耐心细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