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544279

部编版(五四)语文九年级上 10 岳阳楼记(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3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五四,语文,九年级,岳阳楼,教案
  • cover
10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朗读、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精练、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型课时 新授课、3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案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更是成为了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讲授新课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26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 体裁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小石潭记》 、可以状物、可以说明、可以叙事《桃花源记》,在事、景、物的描述中抒情、议论,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的开头:一般要写记的原因;记的结尾:一般要写年、月、曰表明记的时间,这是记的习惯。 ( 3 )背景链接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2.生难字词 (1)字音 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 淫雨(yín) 霏霏(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摧(qiáng)(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 宠辱偕忘(xié) 3.一词多义 (1)和    (2)则{ (3)极 (4)或 4.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5.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6.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 (3)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这样 今义:判断动词 7.特殊句式 (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