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尝试创作 第一单元写作训练 一、训练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一般技巧,创作一首小诗。 2、展开联想和想像,学会选取独特的有意义的意象,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情思。 二、训练过程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一般要求 1、拟题简明 2、立意高远 3、选材巧妙 4、布局合理 5、语言凝练 (二)、理解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简单来说,就是作家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情感形象。 例如《乡愁》,作者为了表现乡愁,借助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以摸,可以看。 (三)、模仿《乡愁》,自己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思路提示 1、仿写诗歌,要尽可能仿照原诗歌的结构来写。 如仿写余光中的《乡愁》,也要分四小节来抒发乡愁,而且每一小节的结构要和原诗歌类似。 2、仿写诗歌,要尽可能化用原诗歌中的语言。 如仿写《乡愁》一诗,“小时候/乡愁是....../我......”的语言最好保留。 3、寻找合适的意象,把你的某种情感变得具体,可以看,可以摸。 如《乡愁》一诗,借助了四个意象表达乡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都是具体的,可以摸,可以看的。 (四)范文示例 题目:思念 1、仿写余光中的《乡愁》, 使用了意义相类似的题目 小时候 思念是一个软软的被窝 我在床里 妈妈在床外 2、选取“被窝”作为意象,寄托思念, 为下文情感抒发作铺垫。 长大后 思念是一个暖暖的背影 我在后面 妈妈在前面 3、选取“背影”作为意象, 寄托成长路上对父母的思念。 后来啊 思念是一部小小的手机 我在这边 妈妈在那边 4、选取“手机”寄托思念,有现代特色。 而现在 思念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我在这头 妈妈在那头 5、 选取“ 中秋月”寄托思念,很有意境。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同学们,动脑动笔创作属于自己的一首小诗吧!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