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鲍照 经典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拟,摹仿。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鲍照《拟行路难》即仿古调为新词,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 朗读诗歌,把握情感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歌翻译 拟行路难(鲍照)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 《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内心情绪 ? 安能行叹复坐愁 愁 思考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岂无感”越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深沉。两句构成鲜明对照,表现诗人精神上极度矛盾的痛苦和隐忍。 这种感想却又“不敢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命 为何“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思考:“命”指什么?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擅长写乐府诗,作品闻名于世,且其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影响较大。但他空有一腔才华,不被朝廷重用,一辈子愤愤不得志,至多只做过一些小官,最后死在战乱中。 知人论世 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这些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鲍照努力抗争,积极进取,争取机会;一生仕途坎坷,多做小官,怀才不遇。 知 人 论 世 门第决定人生走向,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 作者怎样看待“命”?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含有反讽的语气,作者越是说人生有命是正常的,越能显示这一现实的荒唐。越是平静地说“安能行叹复坐愁”,就越是透露出精神上无可解脱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一颗被压抑的心灵发出的愤怒的控诉。 一二句诗“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与命运有何关系呢?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翻译: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流散一样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朱熹 比兴 "比"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诗经》《氓》 女子容貌改变 女子沉溺于恋爱之中,容颜衰老之后的感觉。 桑叶“沃若”青绿 桑叶枯黄坠地 暗示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水的流散 也可身居高位 第一二句和命的关系: 根据地势高低不同 命运 生在寒门 一辈子潦倒下沉 生在世族 就算无才 比兴手法 如果你是鲍照,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才子、寒士),会有怎样的情感呢 因怀才不遇而愤懑 以意逆志 但沉郁难舒之情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