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的构成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培养学生善于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4.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原子核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2.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出示问题: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妙。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构成的有关知识。提问:1.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合作探究:你能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那几种?它们之间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吗?学生讨论:根据课本知识分组讨论。小结:原子的构成:可用恰当的比喻描述原子的构成情况:原子核极小,若把原子比成十层大楼,原子核仅相当于一个樱桃的大小。所以相对来说,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师:课本中几种原子的构成情况。(1)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2)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3)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即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4)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5)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例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67╳10-27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表示一粒米的质量一样。你能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吗?试谈一谈?阅读并思考:阅读资料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回答问题:(1)此涵义中关键的字词是什么?(2)涵义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意思?(3)该怎样求算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合作探究: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质子和中子质量大约相等,且都约等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而电子的质量很小,相对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堂小结:小组交流“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二)巩固练习,反馈矫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分析: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但在其他变化(原子核裂变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B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故C也不正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答案:D)2.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的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_____。3.已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是x 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是y g,则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y/xB.12x/yC.y/12xD.x/12y 第二课时课题二原子的构成(二)【授课类型】课时编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 1.离子的形成;元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