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05823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诗经》(37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4431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 cover
(课件网) 诗经 诗经 1.何谓《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00余年的诗歌305首,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它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歌体式以四言为主。 2.《诗经》的分类:按内容可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的歌谣。 “雅”分《大雅》和《小 雅》(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 3.《诗经》艺术手法: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解释: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直接叙事刻画抒情;“比”打比方;“兴”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重章叠句”是诗歌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 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处换几个 字的手法。 4.《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小 组 讨 论 邶 风 · 静 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luán yí tóng w i yuè yì r shū sì yú xiàn chíchú kuì tí xún fēi r 1.爱: 通“薆” (ai),隐藏,遮掩。 通 假 字 2.见: 通“现”, 出现、看见。 3.说: 通“悦”, 喜欢。 4.女: 通“汝” (rǔ): 你,代彤管。 5.归荑(kuìtí) : 6.匪: 通“馈”, 赠送。 通“非”, 不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其:形容词词头。 姝( shū ):美好、漂亮。主要指姿态美好。 俟( sì ):等待,等候。 城隅(yú):城墙角落。 爱:通“薆”隐藏,遮掩。 见(xiàn):同“现”,出现。 踟蹰(chí chú) :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可爱,她和我约好在城角隐蔽的地方等待。她藏在什么地方也不露面,急的我挠头抓耳,四处徘徊。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luán) :美好。 贻(yí) :赠给,赠送。 彤(tóng)管:红色的管箫。 炜(wěi) :鲜艳有光的样子。 说怿(yì) :喜爱。说:通“悦” 女:通“汝”,你。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漂亮,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箫。 红色的管箫色泽鲜亮,喜爱你的美容颜。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牧:郊外,野外。 归:通“馈”,赠送。 荑(tí):初生的茅草,古人赠茅草示爱 洵(xún):诚然、实在。 异:特殊、奇特。 匪:通“非”。 女:同“汝”,指荑。 之:助词。 牧场摘来的嫩草纯洁芳香,非常美丽并且非常奇妙。 也并非小草特别的漂亮,只因是美人所赠才非比寻常。 1.这首诗写了什么故事? 写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 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以男子的口吻抒写了他和姑娘甜蜜的爱情, 表现了男子热烈而淳朴的恋情。 深入理解回答问题: 2.想像一下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 3.姑娘传情达意的信物是什么?小伙子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彤管 荑草。荑草 借物咏人,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 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因为是美人亲自从野外采摘的,付出了诚心与辛劳。 她或许躲在附近的草丛里,正轻轻地拨开茅草, 悄悄向外窥视小伙子焦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